
人工种植牙被视为牙齿缺失后的不错修复方案,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。种植牙手术存在禁忌症和适应症,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哪些人不能进行种植牙。

重度全身性疾病患者
某些系统性疾病对种植修复有着不利的影响,不仅会造成种植体无法和牙槽骨产生良好的骨结合,还可能引起植体周围继发感染产生炎症病变,导致种植失败。
重度的骨质疏松症患者,骨结合会受到较大影响。因为种植牙需要种植体与牙槽骨紧密结合,而骨质疏松会使骨密度降低,骨质量变差,从而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和成功几率。重度“三高”患者,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,容易出现继发感染。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,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,影响伤口愈合,更终可能导致种植失败。
除了上述疾病,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也需要谨慎对待。高血压患者,只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(收缩压90 - 139mmHg,舒张压60 - 89mmHg),并稳定一周以上,才可进行种植手术,且术后需要加强监护。长期贫血患者,可造成骨质疏松,骨密度减低,骨结合的时间延长,术中出血会比较多,术后水肿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。一般要求无全身症状和血红蛋白高于10g./dL,才可考虑种植手术。此外,有心绞痛、肾上腺疾病、皮质醇增多症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慢性肝病的人都应在各项检查达到一定要求后,才可考虑牙齿种植治疗。

口腔疾病患者
口腔卫生差的人不适合种植牙。如果口腔内存在大量细菌、牙菌斑和牙结石,在种植牙手术后,这些细菌容易引发感染,影响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结合,导致种植失败。前牙区域空间不足和牙槽骨过少的情况也不适合。种植牙需要足够的牙槽骨来支撑种植体,如果牙槽骨的宽度和高度不足,种植体就无法稳固地植入,容易松动、移位。
牙槽骨质疏松的患者,其牙槽骨的质量不佳,难以与种植体形成良好的骨结合。种植牙区域患有合谷囊肿、骨髓炎及肿 瘤者,也不适合做种植牙。这些疾病会影响牙槽骨的健康和稳定性,手术可能会导致疾病扩散,加重病情。同时,急性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,在炎症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种植牙手术,会使炎症进一步加重,影响种植成效。夜间有磨牙习惯的患者,磨牙时产生的巨大咬合力会对种植体造成过大的压力,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、折断,影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。

处于特殊时期的人群
妊娠期女性在妊娠期禁忌种植外科的各种操作,应推迟到分娩后进行。因为在怀孕期间,女性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,如激素水平改变、免疫力下降等。种植牙手术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,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紧张情绪可能会引起宫缩,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。而且术后使用的药物也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。
处于颌骨发育期的人群也不适合做种植牙。在颌骨发育阶段,骨骼还在不断生长和变化,如果此时进行种植牙手术,随着颌骨的发育,种植体的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,影响种植牙的成效和美观。

牙槽骨不足的人群
局部牙槽骨骨量不足,或者是牙槽骨的宽度和高度不足都不能进行牙齿种植手术。种植牙需要有足够的牙槽骨来固定种植体,如果牙槽骨量不够,种植体就无法牢固地扎根,容易出现松动、脱落等问题。牙槽骨的质量也特别重要,如果牙槽骨过于疏松或密度过低,也不利于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结合。

长期服用特殊药物的人群
长期服用影响凝血、影响组织愈合能力药物的患者,不可以做种植牙。例如双磷酸盐类药物,这类药物会影响组织愈合,可能导致颌骨坏死。在牙齿种植过程当中会出现出血的现象,长期服用这种药物对伤口的愈合会有影响,特别有可能会导致出血量增加,延长伤口愈合时间,增加感染的风险。

其他情况
年龄过大的老人也需要谨慎考虑种植牙。因为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,这样会导致种植牙失败率比较高,即便是成功种植牙的寿命也会比较短。不过,如果老年人身体健康,各项指标符合要求,也可以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种植牙手术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疾病在经过治疗,病情得到控制后,还是可以进行种植,称相对禁忌症。所以说,种植牙的禁忌症是需要根据当时的全身情况而定的,而不是完全地的。例如高血压患者,只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稳定一段时间,就可以进行种植手术,但需要加强术后监护。
在考虑种植牙之前,一定要跟医生进行充分沟通,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方面评估,判断是否适合种植牙。不要盲目追求种植牙,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式,才能拥有健康、美观的牙齿。
总之,有重度全身或口腔疾病、处于特殊时期及牙槽骨不足等人群在种植牙时要格外注意。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,务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,确保自身条件适合,这样才能提高种植牙的成功几率,让牙齿修复健康和功能。
